主旋律“挽救”電影圈?

 

“主旋律”的概念正式在影視製作市場發生要回溯到1987年,彼時“突出主旋律”的標語在全省故事片廠副廠長全體會議上被提出,從此成了一類創作題材。1989年公映的《开国大典》由此成為主旋律時代的首部標誌性經典作品,《上甘岭》《英雄儿女》《李双双》《五朵金花》隨即噴湧而出。

回憶起一季度,一部《觉醒年代》喚醒全民追劇的風潮,誠然,英雄與國家永遠是相伴相生的共同話題,當家國情懷與英雄崇拜主義者相碰撞,就有道不盡的故事情節值得細細敘述。活在史冊裡的人物穿越時空發生在大銀幕上,這或許是電影圈取之不盡的紅利池。

到了90二十世紀之後,以樹立典型人物,頌揚模範人物居多的主旋律影片扎堆發生,有《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杨善洲》等等。此後主旋律一直存有,但境況並沒有這么好,比如說《彭德怀元帅》豆瓣打分7.6,打分人數卻不到2000人。

國慶前夕,《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居於C位。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和我的父辈》排片比重為17.4%,《长津湖》排片比重則高達56.9%,是後者的3倍,也是餘下6部電影的2倍。

據悉,影片《长津湖》累計電影票房已達30.9億元,已打破16項中國電影史歷史紀錄,觀影萬人次則累計達至6524.4萬人,公映7日持續居每日電影票房榜單的第一位。不可否認,正逢影視製作寒冬,對比上看,2018年7月累計69.66億電影票房,2019年也是斬獲了57.56億,而去年僅領到了32.27億。

“十多年的兒媳熬成婆”?

此種可說是“萬人空巷”的影片對於不斷倒退的影視製作市場來說,是難得的救命稻草。簡而言之,主旋律正在挽救影視製作圈。

一直以來,電影圈屬於歌手仙俠,也能屬於宮鬥驚悚,獨獨留給主旋律的生存時間並非許多。曾經正劇或許只屬於父母輩,很長一兩年裡,主旋律劇都倍受冷遇,不論是關注度還是商業價值在日進斗金的電影圈都變得格格不入。

從去年開始,主旋律的風就沒有停過,《八佰》總影片票房少於31億,成為首部全球影片票房亞軍的華語影片。今年更是如此,《山海情》《觉醒年代》分別以9項提名和8項提名,領跑白玉蘭,《1921》《革命者》《中国医生》刷屏暑期檔。

文章標簽   長津湖 八佰 我和我的父輩 開國大典 焦裕祿 上甘嶺 孔繁森 英雄兒女 革命者 中國醫生 彭德懷元帥 山海情 李雙雙 楊善洲 覺醒年代 五朵金花 1921 任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