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楢山节考》:以心靈的傳承為核心,思考心靈權衡的界線

 

#影視製作雜談#

《楢山节考》(1983)的編劇今村順義是極少數曾三度奪下戛納影展金棕櫚獎的亞洲地區編劇,也打下了他在國際電影界的大師話語權。

在天道輪迴中,探求人生的象徵意義

38年後再回頭看,無論影片或編劇的價值觀都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重看整部雋永的經典,更能引起省思。

以社會學家的探索思想拍戲,直指農村殘暴生活

下山面對喪生,接受無情的輪迴

編劇安排對照組,對比阿玲奶奶的豁達淡然和鄰居們老奶奶臨終前的掙扎。同樣面臨“上楢山”的70大限,阿玲奶奶積極主動安排身後事並勸服女兒辰平淡然面對,鄰居們老奶奶卻展現出“好死不如賴活”的真實人性,結果他女兒狠心將母親綁住推下懸崖摔死,任由禿鷹啃食。辰平在回程親眼目睹這一切,但他沒有制止鄰居們,即使他也做了一樣的事情,為的是讓父母能活下去,自己都以相同方式保持棄老的風俗。

編劇今村順義說:“阿玲奶奶知道下山自我了斷心靈,是為下一代的生活著想。主動赴死延續別人的心靈,等同於為別人而死,這就是她心靈的象徵意義。當喪生等於‘活著的象徵意義’,讓她在臨終前充實了他們的心靈。”她堅信在下雨時上楢山,是她最好也是最終的歸宿,她接受喪生就可以讓下一代生存下去,無情的天道,就這種在一代代中循環下去。

傳奇編劇奧遜威爾士頒授戛納金棕櫚獎給與坂本澄子。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45歲的坂本澄子,扮老表演緒形拳69歲的父親阿玲奶奶。為讓配角更寫實,她削去4顆門牙,減重10千克,更讓人欽佩。當年在戛納頒獎禮上,由坂本澄子代表領獎,從《公民凯恩》(Citizen Kane)傳奇大導奧遜威爾士(Orson Welles)手裡接過獎座,對坂本澄子的敬業,奧遜威爾士還尤其獻吻向她揮手致意。

文章標簽   楢山節考 公民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