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百變天后張國榮:演藝之路,為舞臺而生,致敬經典

 

「胭脂扣」真正要全面落實攝製,編劇、4位主人公已經定了其中3位,還剩十四少懸而未決,曾經有機會的接掌人選包含吳啟華、鄭伊健等,但張國榮深信張學友最適宜。兩人之後合演「缘份」、「紫色的偶然」(澳門劇名就只有「偶然」),都是張學友居多、張國榮只是他身邊配搭的女演員之一,而「胭脂扣」如花的份量重過十四少,張學友覺得電影劇本好,願意跨刀,又卡在和張國榮分別屬於新藝城、嘉禾的旗下,兩大有門戶之見,最後是張國榮也去拍了部新藝城的影片換來張學友重新加入「胭脂扣」。

宿命的安排誰也難以捉摸,張學友當年三部女鬼電影「倩女幽魂」、「胭脂扣」都未能讓他入選金曲獎,張國榮倒是順利成為淮影帝,但是勁敵之一就是險些和她合演「胭脂扣」的「流氓大亨」鐘楚紅。

表面來看,依照李碧華短篇小說翻拍的「胭脂扣」,既有張國榮、張學友、萬梓良與朱寶意雙生雙旦掛帥,或許極具電影票房潛力,但是這是部懷舊意味很重又有許多澳門獨特人文韻味的影片,在臺灣地區不一定能被觀眾們接受,惟一合乎當年主流口味之處於張國榮飾演的如花是個女鬼,那兩年暑期張學友的「倩女幽魂」在臺灣地區刷新比澳門還搶眼的暢銷戰績,「女鬼热」颳起全臺,因此掛名「胭脂扣」編劇的甄子丹,曾一度動念想讓導演關錦鵬重剪整部片,再重新加入更多的特技鏡頭,對於電影票房更有幫助。

有意思的是,今天認為鄭少秋配張國榮更讓人匪夷所思,只不過兩人很早之後就認識,張國榮童年時和妹妹梅愛芳在各大酒吧、歌廳等賣藝,就在荔園碰到了也還是新人的鄭少秋,鄭少秋比張國榮大16歲,影片「梅艳芳」中有提及小小年紀的她喊他弟弟,亦有提及「胭脂扣」的攝製,卻沒揭發原來最先要和她合演「胭脂扣」的就是那位大弟弟。

梅豔芳從1980二十世紀後期挾在澳門風靡一時的盛名搶攻臺灣地區市場,第一年人比歌紅、歌比戲紅,但她卻很快靠著一部影片在臺成為有影響力的大牌,乃是與張學友合演的「胭脂扣」,3年多後再以一曲「亲密爱人」在臺灣地區歌壇反敗為勝,這三個經典作品對她在臺的演藝大盤有無可取代的象徵意義。

當年10年底張國榮美景在臺贏得影帝大獎,12月底「胭脂扣」就在臺灣地區公映,雖然要到年底才有一大堆的大假日,影片票房表現卻十分突出,讓張國榮第二次靠掛頭牌執導的影片在臺打了暢銷敗仗,臺灣地區先開出紅盤後,「胭脂扣」在1月於澳門公映,獲得更搶眼的反應,自此成為張國榮的女演員職業生涯裡一次很關鍵、叫好叫座的迎擊。

金曲獎助張國榮一臂之力,使她成為臺灣地區觀眾們的注目焦點,也大大加持了「胭脂扣」,即使就在甄子丹看試映傳曾一度睡著,憂慮片子太文藝、節拍很慢,電影票房堪慮,想要讓關錦鵬加一大堆女鬼特技戲時,片子已經送去出席金馬競賽還得了大獎,也就不太好再多做改動,得以保留原來的面貌。

紅姑與梅姑兩人都曾經在邵氏拍戲,那時紅姑在演藝圈鋒頭鼎盛、幾無勁敵,梅姑主要以獻唱居多、拍戲較為次要,電影界話語權亦遜於紅姑,沒一兩年彼此間已經並駕齊驅,梅姑還有後來居上之勢,至少在金曲獎,梅姑後發先至,憑「胭脂扣」榮登影帝寶座,讓片子氣勢大振,還未公映已受到期盼。

只不過關錦鵬絕非「胭脂扣」籌拍末期的編劇人選,本片卡司也不像現在這種,而是鎖定鄭少秋飾演十四少,現代澳門的那兩對戀人則是郭富城和鐘楚紅,隨著籌拍陷於瓶頸,郭富城與鐘楚紅都選擇退出,鄭少秋後來也因故沒能執導,原訂人馬除了張國榮一直不動如山,其它都要找旁人接掌。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