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束會凋零,但曾經很美

 

整部影片很難讓人想起村上春樹的長篇短篇小說《遇见百分百的女孩》。短篇小說裡的主角“我”構思了這種一個故事情節:兩對百分百情人覺得美好來得太難,他們決定給自己一點考驗:先分開,下次碰面時,假如還覺得對方是百分百的另一半,就立刻成婚。但一場惡性禽流感抹去了他們的記憶,讓他們忘掉了彼此間。十多年後,他們在原宿街頭碰面,宿命的呼聲實在太微弱,兩人最終失之交臂。

文/胡廣欣

《四重奏》之後,導演坂元裕二以“金句製造機”的形像為國內觀眾們津津樂道,但我一直覺得,他最厲害的地方並非寫下多少能夠在社交互聯網病原體式傳播的金句,而是他太懂捕捉感情的幽微之處。他寫過再婚之後才開始愛上對方的夫婦(《最完美的离婚》),即使想擁有父母而且成婚的妻子和希望成婚之後還能像情人般朝夕相處的丈夫(《四重奏》),豪爽地離了四次婚並與四位前妻維持雙邊關係的男人(《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而在他的續集《花束般的恋爱》裡,主題則是“為什麼百分百情人也走不到最後”。

鑑定對象:《花束般的恋爱》

假如不分開、假如沒有惡性禽流感,這對百分百情人就能一路重歸於好到老嗎?《花束般的恋爱》好似是對村上春樹這篇長篇小說的提問。電影完整地展現出了一段緋聞從萌芽到消失的全過程。男女主角麥和絹一開始便以兩對“百分百情人”的姿態發生。在兩人初識的階段,影片便用大量的細節來敘述自己之間有多么相近。文藝青年之間的心靈交互作用,就是一方講出了一個並不大眾的名字,另一方能夠馬上會心一笑。只好,在晚上的咖啡店,只有自己一眼看見了角落裡的電影編劇押井守;自己又發現兩人討厭同樣的小說家、都愛把電影票當做書籤,甚至曾經買了同一場搞笑藝人的表演——卻又同時缺席了那場表演。確認愛情關係之後,麥和絹的日子更是很明媚:兩人成為自由職業者,絹在冰激凌店打零工、麥則為門戶網站畫插圖賺取學費,兩人有大量的空餘時間分享漫畫書、在閣樓看風景,一同養一頭名為“子爵”的貓,生活依然悠閒。

整部電影前期的甜蜜很難讓人想起《爱乐之城》,但《爱乐之城》將宗教象徵意義上的成功做為男女主角情感破裂的分水嶺,《花束般的恋爱》中的處理則更為不落俗套,也更能讓普通男女產生共鳴。影片用三場見學生家長的打戲做為轉捩點,既交待了麥和絹原生家庭的差別,也為兩人價值觀念的意見分歧埋下了伏筆——絹的雙親是兩對得心應手的社會菁英,絹不敢成為像雙親一樣市儈的人,但又因自己給與的化學物質庇護,她才有了活潑光亮的個性;麥的母親在新潟縣開煙火廠,是個沉默寡言有擔當的大正男兒,麥儘管表面上是個沉迷於思想世界的文青,但骨子裡依然承繼了母親的使命感。劇中,當自由職業的總收入無法支撐兩人開支時,麥和絹都開始找工作。絹找出了一份乏味但平衡的工作,麥卻慢慢被工作異化。原先,麥找工作的目地是維繫這段情感、讓兩人過上很好的生活,但當工作成了目地,他與絹也開始漸行漸遠。

但是,坂元裕二最低明的地方並不在於戳破泡沫,而在於給那段沒有結果的真愛找出了一個光亮的落點,打破了許多真愛電影裡“離婚=感傷=惋惜”的套路。影片最後,麥和娟有了他們的新生活,重聚時,也能給對方留下一個釋然的背影。坂元裕二向來討厭把花語重新加入故事情節,本次劇名中的“花束”,正道明瞭他對那段真愛的立場:花束會凋零,但最起碼曾經很美。

公映日期:2月22日

我們很難放大共同愛好的重要性。麥和絹曾經因而成為最合拍的戀人,卻沒有預料到共同愛好難以幫助自己抵擋複雜的現實生活。在整部影片裡,坂元裕二幾乎完全捨棄了真愛經典作品中常用的狗血故事情節,僅僅是將男女主角的個性逐寸解剖,便輕鬆地戳破了“百分百”的虛幻泡沫。

《花束般的恋爱》

文章標簽   愛樂之城 花束般的戀愛 最完美的離婚 遇見百分百的女孩 四重奏 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