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周年》-當我們漸漸變老,我們與否暫停了選擇?

 

編劇: 理查德-海格,

男主角戴安娜-莫科爾 (夏洛特-蘭普林出演,下列縮寫戴安娜)與妻子傑夫(傑克-康特那出演,下列縮寫傑夫)的45十週年成婚紀念日將要來臨, 這時妻子傑夫接到一封信來信: 他50年前在比利時阿爾卑斯山脈因不幸遇難的男友的屍體被找出了。戴安娜和傑夫的內心深處即使這封信的來臨而受到了深深地的震撼,各自困在他們的情緒中難以彼此間溝通交流。45十週年紀念日三日三日臨近,戴安娜繼續按計劃為家庭聚會做著準備,安排場館、菜單,挑選出首支舞的音樂創作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一樁一件都讓她竭力壓抑的妒忌和恐懼愈來愈難以控制。兩人看似祥和平淡的生活暗流洶湧。

整部愛爾蘭影片,一如西歐影片樸實無華的民族特色。鏡頭直觀,光影之間,意味深長。故事情節不復雜,節拍如流水,看過後卻讓人久久不能平靜。

相關來信的數次探討,直觀的對話,傑夫的模稜兩可、躲閃讓戴安娜理解包容的心(即便傑夫有和她講過那段過往,她也以為只是段過往)起了疑心,直到發現了陽臺的祕密,自己千萬別小孩的真正其原因。強大沖擊力下的感情衝擊,無聲的驚心動魄。正如戴安娜所言,生活了四十四年的家,精心佈置,熟識得無法再熟識的家,瞬間顯得很多陌生、很多“猙獰“,好似處處飄蕩著第二人的韻味、陰影,愈來愈濃。

選擇,是我們出生時擁有的基本權利,也是我們的命運。我們每晚、每時、每刻都在選擇,向死而行。但是當走向心靈末途,年輕時曾有的毅力和無畏已不復當年,真的能看開,能看淡,能放下?能釋然嗎?

只有時間曉得。

——————————————————————

首映禮: 2015年2月6日在維也納影展首映禮

導演: 彼得-尼古拉, 理查德-海格

愛爾蘭影片 《四十五周年》:

類別: 真愛電影

電影中有一幕令我記憶深刻,站在窗前的戴安娜靜靜地,一臉茫然落寞,窗外風起雨落,草木蕭瑟,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沒有音樂創作,沒有對話,於無聲處比不上幹言萬語。電影中攝影機詞彙簡練而剋制,細微處,光與影之間好似率領著我們小心翼翼地窺探著人心莫測。中國人文中的留白在這兒得以展現出,充分發揮得淋漓盡致。

電影開頭,戴安娜與傑夫依慣例轉頭共舞,耳畔傳來的是成婚時兩人都喜愛的旋律(戴安娜精心的選擇),戴安娜掙脫傑夫的牽引,閃光斑駁的光影,頹然落下的肩膀,滿眼的痛苦不堪,,在“Smoke in your eyes” 的曲子中讓人扼腕嘆息、唏噓為之動容。

週日總算到了,家庭聚會上的戴安娜被親友簇擁著,寒暄著,笑容著,但總是讓人覺得有些心不在焉,強顏歡笑。 朋友們悄悄地準備的相片牆記錄了她和傑夫生活的一個個往事片段,歷歷在目,本該溫馨,看在眼裡卻皆是觸目驚心。傑夫的十週年致詞有些笨拙、但情真意切,他曾一度失控,哽咽著,表達著,希望著能和戴安娜聯手繼續共渡餘生。說了許多,但我只記住了一句 “當我們漸漸變老,我們暫停了選擇……。

即使是這種,看似冷靜的戴安娜還是沒有忘掉提醒“你今天吃藥了嗎?我去給你拿藥”。 她對傑夫,也是對他們說:“我們吃晚飯,接著睡覺。接著我們下班,試著重新開始”。看見這兒我不由得淚目。愛與習慣的力量貌似在這兒擊敗了無盡恨意。

往前一步是深淵, 後退一步亦知並非深淵。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電影第二個攝影機是典型的愛爾蘭遼闊鄉村景色,戴安娜一人帶著狗玩耍,蕭瑟陰鬱的顏色好似在預示著要發生什么。那片如靜物般的景色、玩耍及回來的攝影機在電影中反覆出現了數次,由均衡到傾斜的鏡頭每次就那么靜靜地牽動著觀賞者的脊髓。

———— ——————————————

劇情簡介:

45年婚姻生活中的故意矇騙背棄,往日的“平靜是真”“歲月靜好”現在認為是多么大的段子,殘暴得不堪一擊。

執導: 夏洛特-蘭普林, 傑克-康特奈,多莉-韋爾斯, 傑拉丁妮-約翰等人

我們每一人生活中或許都會有過相似的感情境況,進退兩難。“to be?” or “not to be?”。困局一邊是經年累月細碎生活的點點滴滴——時間、現實生活、陪伴;另一邊是愛被辜負後的憤悶不甘——時間、思想、背棄。青春與衰老;心靈與靈魂;愛與恨……親密關係中,決不會陌生的永恆主題。加上了“四十五”年的定語,被拉到了選擇的極致。

歡慶成婚45十週年前的兩週,傑夫收到一封信,進而揭開了四十四年婚姻生活不為人知的殘暴。四十四年以為深愛, 戴安娜卻愕然醒來只是妻子內心深處某一人的代替品。接到信後的傑夫將他們完全封閉起來,好似故意拉開與戴安娜的相距,沉浸在這個逝去的時間、過往的世界,又好似打了雞血般喋喋不休那場旅途,高談闊論氣候、人生。 戴安娜看似平淡地繼續準備著成婚紀念家庭聚會,但是妒忌、憤慨、委屈、不甘、失落、迷茫、恐懼…… 所有的情緒都在波瀾不驚的容貌下、家長裡短的對話中衝撞翻滾,無處傾訴。

文章標簽   四十五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