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城南旧事》文學敘事主題

 

結尾處,英子一間和宋媽一間在墓前分別,宋媽騎毛驢返鄉下,英子和爸爸也返回故鄉,自己相悖,英子回望宋媽漸行漸遠。沒有大哭和淚水,但人物內心深處離別的哀愁卻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聲勝有聲。而墳墓中發生的“臺灣地區義地”五個字,更窺見編劇心思的巧妙,他將人際離別下降到家國離別的高度,推進主題,突顯家國情懷。

從感情上看,“蘭姨娘”彰顯的是 20 二十世紀青年人的進步價值觀,突顯時代感,與“鄉愁”“離別”這一總體基調不符,編劇和導演對這一部分的刪改使影片主題更為突出。與此同時,續集對短篇小說人物進行了刪改,刪掉了英子的姐姐和德先叔等與主題呈現出無關的人。導演擯棄次要人物的設計,把主角形像進一步美化,展示出故土中人物正直、純樸的另一面,與那些人物的一一告別便更為更讓人心痛。

過去和現實生活的交映更顯露出小英子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慢鏡頭疊化減輕了離別的傷感。在認同原著思想主旨的基礎上,影片也通過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刪改加強離別的主題。原著講訴了四個獨立的故事:惠安館傳奇、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媽媽的朵朵落了。電影則刪掉了“蘭姨娘”和“驢打滾”的部份。從內容上上看,“蘭姨娘”牽涉的臺詞更為成人化,會毀壞幼兒視角的觀感。

文章標簽   城南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