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港片中,為什么殭屍都穿明朝朝服?殭屍與歐美喪屍有什么差別

 

明朝後期,趕屍技術的發生,也有一定負面影響。最出名的就是“湘西趕屍”,明朝有“秋後問斬”的慣例,各府縣衙署每年春天都會對牢獄中的死刑犯進行處死。本地的死刑犯都會有親屬打理安葬,但許多客死異鄉的遺體,就由“趕屍人”將其送回故鄉,讓自己入土為安。

從時間上來說,據民間故事,喪生時間太少,100百年之內的都成不了精。但時間太長,500百年以下的,那就是大魔頭了,太厲害的也沒用。而且喪生時間在100-500年的就可以成為殭屍,好不容易變為了殭屍,難免心浮氣躁出來顯擺一下,試試功力。依照那個時間來算,明朝是最合乎那個時間段的。

中華有殭屍,西洋有喪屍,儘管都是活死人,但差別還是挺大的,那么哪個會更厲害許多呢?

殭屍影片被港片重新加入了中國功夫的元素,又被稱作殭屍武俠片,或是是靈幻武俠片。但其中最有名的,那就數1985年的《僵尸先生》了,整部影片締造了澳門殭屍片的先河。當時在澳門上映,電影票房高達2000萬,同類型影片至今都無人能打破這一歷史紀錄,後來的殭屍片都屬於跟風之作。

還有許多說法,就是在明朝末期,蒙古族部隊入關後,大肆的槍殺回族人士,很多人都冤死或是被殺,而且這些高官死後受怨氣入體,引致遺體一直沒有腐壞,形成了殭屍。

看完許多殭屍片的粉絲都會發現,絕大多數片中的殭屍,都是穿著明朝朝服,這是為什么呢?

還有就是涵蓋許多對明朝的嘲諷,我們都曉得澳門是在明朝被割讓給愛爾蘭的,直至1997年才回歸中國。澳門人難免對明朝會心生憤恨,對明朝做揶揄也是可以理解。但是殭屍穿明代朝服,並且手臂無法伸展,代表了封建制度官僚價值觀的僵化。咬人並吸人血,代表了封建制度獨裁對老百姓的殘暴奴役和壓榨。最後道士擊敗了殭屍,代表了人民推翻了殘暴的封建制度獨裁統治,贏得了自由和勝利。

明朝的朝服色調較深,從頭到腳直統統的下來,整個服裝會相對較為壓抑、呆板,這種殭屍跳起來就有一種較為僵硬的感覺,更為合乎殭屍片的形像。而漢服就沒有那么壓抑,時常女鬼的攝製都是穿漢服,有一種清風徐來,仙氣的感覺。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老師)無許可禁止轉載

講起殭屍影片,可能將現在已經不多見此種類別的影片了,我們大多數關注的都是歐美的喪屍片,比如《生化危机》此種的。但在上世紀80二十世紀至90二十世紀,殭屍片但是當年香港影片中一個關鍵的類別,僅在1986至1991年,港臺就攝製了少於100部殭屍題材的影片。

殭屍來源於清代時期的民間故事,也並並非明朝獨特的神話,我們現在對殭屍的認知,許多都是受影視作品的負面影響,尤其是林正英出演的一連串殭屍片,負面影響真的是太大了,林正英出演的道士形像也深入人心,各式各樣法力樣樣都會,可說是“史上最讓人有同情心的女主角”。後來許多編劇攝製殭屍片,都模仿林正英的影片,片中殭屍都穿明朝朝服。對於影片攝製而言,當時明朝的戲服較為多,多了就昂貴,而且處在攝製效率考慮,這也是其中其原因之一。

首先二者最主要的一點差別是,喪屍是活人變的,殭屍是死人變的。活人變為喪屍是即使病原體、細菌感染等奇幻方式突變,而殭屍多半即使屍變而形成。殭屍不能腐壞,但喪屍會。殭屍常常是刀槍不入,水火難侵,只有用許多特殊法力,比如糯米,桃木劍,符咒等,就可以將其殲滅;而喪屍就像豆腐渣工程一樣,動不動就支離破碎了,爆頭是最好的方法。殭屍只吸血,而喪屍是不斷吞下一切新鮮的血肉。喪屍是完全沒有智力的,傻傻咧咧的,但殭屍還是留存有一部分人的智力的。

而且,那些較為而言,東方殭屍還是要比西方的喪屍更厲害許多。對二者的較為也是趣味性的,即使二者都並非真實存有,而是神話和想像出來的,在此做個直觀的瞭解,當作娛樂就能。

文章標簽   殭屍先生 生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