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灣仔視後左耳失明 怨婆家今釋懷:恨的人都老死了

 

莫愛芳(左)在「船到橋頭不會直」出演楊小黎的爸爸。圖/閩南電視節目提供更多

莫愛芳在「船到橋頭不會直」戲中出演豬腳店老闆娘。圖/閩南電視節目提供更多

上週莫愛芳在客臺「船到橋頭不會直」中出演楊小黎的爸爸、豬腳店老闆娘,對兒女一視同仁,女兒拿錢經濟負擔家用,她也要求兒子要承擔,戲外,她盡兒媳之責,護理心臟病的公公9年、罹癌奶奶3年,但對婆家的其它父母內心深處有恨,「因為當我最辛苦、最需要幫忙的時候,他們(指夫家人)都不在,好像我照顧兩老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他們沒有養過我,我沒吃過他們一口飯,為什麽同樣當媳婦,我的善良就要被道德綁架,這踩到我的底線了,我要的只是『公平』而已。」

身為印度尼西亞第二代僑胞,莫愛芳當年因陪好友來臺旅遊觀光,機緣巧合嫁入臺灣地區傳統家庭,原以為當時奶奶的看上,這段婚姻關係會是幸福的開始,居然她不但得忍受鄰居們婆媽、夫家的性別歧視,還要擔起一間11口人做飯、洗衣、清掃6三層樓的家務,被當做「免費的外勞」,婚姻關係被當成「買賣」,更令她傷勢、憎恨。

莫愛芳拍哭戲,竟把祕密都說出來。圖/閩南電視節目提供更多

莫愛芳在片中出演新住民爸爸。圖/閩南電視節目提供更多

過去與婆家的關係,是莫愛芳不太願意碰觸的喉嚨,甚至即使有怨,公婆逝世有很多年,她不願去拜祭,直至有兩年再看見舅舅,發現自己老了、語調顯得關心,她才選擇寬恕、不再抱怨,寧可遷移怨氣充分發揮正能量到更值得關注的地方,比如為姐妹們發聲,在網際網路售賣印度尼西亞蛋糕、投資旅行社,「有時候想,他們都不在了,何必再提,但這些都是事實,許多的不公平現在還在發生」。

女演員莫愛芳身為臺灣地區第一位新住民灣仔視後,十多年來拍了很多經典作品吐露新住民心聲,唱功高超渾然天成,但只不過她的真實人生極具戲劇化,自印度尼西亞嫁來臺末期曾備受性別歧視,去菜場買菜會聽見婆媽竊竊私語「花30萬買來的」,她照料患病的公婆十多年,兩老逝世後,仍對婆家其它父母有憤恨,直至有兩年,她發現「過去恨的人都老死了」,才選擇寬恕、放下。

莫愛芳直言,他們的左耳聽不到,但絕非先天,而是後天導致,劇組許多女演員都知情,卻不知其原即使何,她說:「有一天我會說的,但需要一個時機」,她重視同理心,他們不願的,同樣不能加諸於別人,像是拍「橋頭」時,其中一幕她對吳政迪「巴頭」來嗎,當下下手太重,連她他們都吃痛,一拍完就抱著吳政迪頻致歉,還允諾對方:「如果5、10年後,你還沒有對象,我把女兒嫁給你」,為什麼是5年後,即使兒子去年才15歲,她的一席話讓所有人都笑歪。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