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香‧鴛鴦‧深水埗】未完成的港味成品 拍出香味卻缺乏洞悉|鴞

 

先說《出城記》,老人家和家傭——典型的小人物,六個家庭中總有一個,是具代表性的組合。加上來港二十年、操流利地粵語的家傭,其混雜的身分本身亦帶有層次,充滿著機率。但是編劇只拍出了淡淡的然的親情,缺少更深層次的洞悉。罹患腦退化症的老人家,除了家庭成員和老鄉,為什麼沒別的牽掛了嗎?長期在異鄉的家傭,懂粵語、煮廣東菜,看似成功融入本地人文的背後,為什麼沒有任何與身分尊重有關的複雜感情?

(以下文章內容為使用者提供更多,並不代表澳門01官方態度及看法)

最後附有的記錄片《It’s gonna be fun》最為真實,但是卻讓看畢前四段的觀眾們摸不著頭腦,方式突轉亦使觀眾們難以好好消化這段記錄片,實屬可惜。總體而言,《夜香‧鴛鴦。深水埗》算不上出眾,若願意給三位編劇一個機會,可考慮進場。

《玩具故事》是相對說得好的故事情節,林耀聲和顧定軒的表演亦算搶眼,演活了土生土長的兩兄妹。玩偶擁有獨有的時代背景,是有趣的本土題材:「香港製造」的玩偶在六七二十世紀一直是世界之冠,直到八十二十世紀,工廠南移,玩偶業漸漸沒落。澳門不再生產玩偶,小學生亦幾乎不再玩玩偶。正如顧定軒劇中所言:「你一定有買iPad給他吧!」新世代的玩偶,若非「電子奶嘴」,就是「科學家模組」、「兒童顯微鏡」等具基礎教育機能的玩偶。兄妹倆對玩偶的相同看法,顯露出了二人心態上的相同。二人都有各自的苦惱,成家立室的哥哥有著養妻活兒的重擔,年少氣盛的弟弟則有著就業的壓力。兄妹間談及錢和工作,便身陷尷尬的氛圍中,堅信是很多成年兄妹姐妹的寫照。

《鴛鴦》由地道點心為突破口,講訴兩對曖昧男女談澳門。點心夠地道,但沒能傳達出深意。Kate Reilly出演的外籍同學在劇中是一名典型的外來者,初時討厭澳門的自然風光,期後便發現那個地方存有的對立和複雜,最後成為了「過客」,南下繼續教職。王宗堯出演的經濟發展同學本可傳達的東西許多,基礎教育管理制度的氣憤、無力發生改變的沮喪、個人利益的去留等等,但跟外籍同學的對話中沒能凸顯複雜的感情,多段對話的內容都沒能到位,想創建的曖昧氛圍亦零零碎碎,最後只能曖曖昧昧地談政治,附有傘運、人牆的鏡頭,突兀地平添社會視角。

特別強調「本土」的《夜香.鴛鴦.深水埗》雖以本土角度出發,可惜結果沒有看見編劇對「本土」擁有完整的理解,引致這部經典作品淪為未完成的成品。《出城記》、《玩具故事》和《鴛鴦》四條影片的主人公,都是有能力描述澳門故事情節的人物,但要成功與觀眾們造成聯結,描述的內容和力度都未如理想。

文章標簽   玩具故事 夜香.鴛鴦.深水埗 It’s gonna be fun 出城記 鴛鴦 夜香‧鴛鴦。深水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