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張學友自爆非十四少第二人選 「最初我得十幾句對白」

 

當弟弟著起十四少的長衫,好似就如十四少本人一樣,頓時打動了小說家李碧華,因而更加他添加打戲,編劇關錦鵬也順帶將攝製的工作日加至二十多天,而且十四少在影片中較之原著更加濃郁、富有美感,弟弟更憑住《胭脂扣》贏得第8屆香港影片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弟弟自言在他們曾演過的配角中最愛十四少,一來編劇關錦鵬極為開放,令他可以毫無保留的表達出配角的感情。儘管十四少捨得為如花放棄身家,但就在生死抉擇時,表現得軟弱無能,而且他的內心深處是很對立的,弟弟笑言十四少是個鹹溼色鬼和無膽鬼。

首先弟弟自爆,他們絕非十四少的第二人選,最初選角為鄭少秋,但即使沈殿霞懷孕而辭演,十四少最終落到弟弟手裡。(編按︰影片在87年間攝製,而鄭欣宜正於87年5月出世)他曾提到他們當時的打戲只有寥寥三頁紙、十幾句臺詞,最多六個工作日便可完事,加上如花的打戲及重要性遠遠高出十四少。但直至弟弟去試外型後才出現了驚天動地的變化。

《胭脂扣》裡,張學友叫「十二少」,只不過自己家中只有三個小孩。(《胭脂扣》影片片花)

影片《胭脂扣》歷史紀錄下三位新星梅豔芳、張學友的經典戰略合作。(《胭脂扣》片花)

《文學與影像比讀》一書記錄由盧瑋鑾同學開辦的「香港文學專題──文學與影像比讀」專業課程,當時曾找來張學友、許鞍華、劉以鬯與伍淑賢,舉行三場專題講座,深入探討現代文學與翻拍影片的關係,當中弟弟更分享到很多往事和攝製《胭脂扣》的經歷。

「哥哥」張學友生前留下很多名作,直至現時我們都會一睇再睇,再度回味,又如我們都會對他表演《胭脂扣》中的十四少非常難忘,但原來弟弟並並非十四少的第二人選,他更曾自言最初臺詞數目亦不過是十幾句,到底弟弟又怎樣將十四少打導致經典中的經典呢?

文章標簽   文學與影像比讀 胭脂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