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上甘岭》觀後有感

 

整部戲劇講訴了一位炊事班長、一位衛生員和一大群鋼鐵信念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一號坑道的守坑故事。戲劇的用心之處不但在於巧妙靈活的影音設計、宏偉逼真的戰爭場面、大片等級的爆破特技,進場時每一人派發了一個手提袋,手提袋中除了常用的節目單還有另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提早將觀眾們帶進到個劇情中。

“文戲文做,武戲武做”,戲劇上《上甘岭》於建黨百年到來之際在保定市荀慧生大音樂廳開演。有別於影片《上甘岭》震撼的靈魂衝擊,整部戲劇從一個新的角度,一號坑道里講訴了平凡戰士們的守坑故事情節,沒有煽情,沒有標語,普通的故事情節卻深入人心,讓我久久難以平淡。

女演員動情的演出和高度還原的故事情節,演繹了“堅守、奉獻、犧牲”的上甘嶺思想。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最前線,但無人所知。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黨和國家迄今沒有忘掉你們。牢記發展史,我們更必須珍視先烈用心靈而換來的安定美好的生活!(晉國翠)

受影片上《上甘岭》的負面影響,剛開始看戲劇的這時候很不適應,坑道里講訴的都是“家長裡短”,反映的都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的“小家子氣”,曾一度指出整部抗日戰爭題材的戲劇是部“家庭倫理道德”劇,“瞌睡蟲”立刻要湧上來。可隨著故事情節的經濟發展,整部戲劇恰恰真實地反映了在斷糧斷水、火炮缺少、與組織喪失通信聯繫的情況下,戰士們內心深處最單純的願望、最真誠的情意和麵對敵方強大炮火英勇無畏的狀態。

一個連的人打到剩下一個排,一個排的人打到剩下一個班,一個班的人到最後剩下三個人……守護坑道的過程中沒有一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退縮,沒有一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怕死,自己只有一個最純粹的心願:等內戰勝利了,要回來給雙親磕個頭。

一個情節深深地的打動了我,炊事班長陰差陽錯送回一個英國兵,在糧食極其短缺的情況下,一號坑道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經過心理鬥爭,仍決定分給那個英國兵壓縮餅乾,讓他活下來,展示出了無私的中國思想。一位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與英國兵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即使歌曲中的一句“爸爸”,在敵對和極其危險的的情況下中,打破了邊界線的束縛深情相擁,最終這名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隱負傷英勇就義!從“小我”到“大我”,抗美援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將心靈無私奉獻在了異域農地上。

文章標簽   上甘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