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夜讀】“烽火”中的淬鍊丨“中大副校長”的別樣人生

 

1940年,許崇清接替復旦大學代理副校長,主持將中大由四川澂江遷往粵北坪石的繁重任務,激勵全校師生“於悲痛中涵養浩然之氣,於烽火中培育棟樑之才”。他價值觀開明,尊重人才,大力迎攬著名歷史學者,倡導學術研究,聘用了盧鶴紱、王亞南、李達、洪深、馬思聰等一大批進步副教授來中大任教於,卻招來中國國民黨軍統分子告發“引用異黨,危害性中大”。

許崇清副校長(孫衛東飾、右前一)。

無怪乎《烽火学堂》片場選擇了那位既有課堂教學經歷又參演過革命英雄人物的女演員。他只是戴上眼鏡,捋一捋頭巾,發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的喟嘆,一個在戰時不計前嫌臨危受命、胸襟天下基礎教育大計的副校長形像就呼之欲出。

《烽火学堂》便是重現了這一段先師們烽火逆行、學術研究救國之路,勾勒出兩幅抗戰時期文化學者趕赴粵北深林堅持辦學、堅守基礎教育的發展史圖景。片場隨即還將在雲浮、佛山、梅州等華東基礎教育發展史研學基地沿線地市進行表演,在古道上找尋先師足跡,重拾烽火記憶,以舞臺藝術的方式發揚愛國主義少數民族思想、傳承黃色DNA,進一步擦亮華東研學國際品牌,著力構築粵港澳大灣區同根同脈同源的思想家園。

金秋季節,群賢畢至。由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和深圳現代文學藝術創作研究所編劇曾志灼、國家一級編劇楚國珊以及國家一級女演員孫衛東等為數眾多傑出文藝工作者聯合呈現出的原創戲劇《烽火学堂》在肇慶音樂廳精采現身,拉開了“永遠跟黨走”——汕頭市歡慶中共設立100十週年百場精品展演“烽火大學堂”華東研學基地專場表演的巡迴演出大幕。

丨全文2800字,閱讀須要7兩分鐘

在緊張的排練間隙,本報記者有幸傾聽了貫穿全片的心靈人物——復旦大學副校長許崇清先生的飾演者孫衛東的別樣人生,體會著那位素有“軍官專業戶”之稱的女演員頭上獨有的烽火味。

只不過,孫衛東並不完全是個女演員,他還是影視作品編劇,更是一位曾當過35年兵的轉業軍人。生於和平二十世紀的他並沒有多少機會上戰場。在觸“電”之後,他曾是廣州軍區人文教師、新聞報道幹事、軍務參謀長。觸“電”20多年來,他憑藉著戲中人的身分一次次征戰沙場,淬鍊出一身“烽火”個性。此種個性並非穿著軍服和軍靴就能讓人一眼看穿的。此種個性更多來自他穩重的表情、黝黑的臉孔、挺拔的身姿、溫柔的聲音。便是那些已經融入骨子裡的“聲臺形表”讓他的烽火味來得那么鮮明。

入戲皆“烽火”

文章標簽   烽火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