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八路,人到中年演影片,可說是“小角色大師”

 

趙子嶽(1909.7.31--1997.3.25)曾用名趙之嶽,筆名依克,祖籍陝西洪桐,生於陝西舊縣。1926年就讀於太原師範學校自學油畫,1930年大學畢業後考進蘇州表演藝術師範學院,l932年起先並任太原男子師範學校音樂創作美術學生、石家莊正太高速鐵路扶輪中學音樂創作學生。抗日戰爭爆發後返回安澤縣,任犧盟會工作師師長。1938年出席新四軍.先並任太行區黨委組織部宣傳幹事,太行歌劇團表演藝術指導、副團長,太行八分區歌舞團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先鋒歌劇團協理員,晉察冀軍區京劇師師長等。

1949年獲選為大同市話劇工作者聯合會副主任。1950年改任上海電影製片廠任女演員處處長,1954年任北影女演員歌劇團副團長,1960年任團長。

被譽為“小配角大師”的趙子嶽,他是大器晚成的影片明星。人到中年時才出席攝製影片,41歲那年攝製了成名作《吕梁英雄》。他不論飾演什么配角,都是那般一絲不苟、認真執著、悉心科學研究、做足功課、精確把握,飾演得栩栩如生、個個入戲、惟妙惟肖、回回精采,象磁石一樣緊緊吸引住觀眾們,配角形像深深地紮根在觀眾們內心深處,久久揮之不去,永不磨滅。......

他擅於抓取合乎人物身分的細節、動作,抓住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徵和心理活動,戲雖不多但能栩栩如生地勾畫出人物的其本質。十四年時期,大約六十部電影。如《小二黑结婚》中自私自利、封建制度落後的二諸葛,《暴风骤雨》中詼諧風趣、膽小怕事的車把式老孫頭,《青春之歌》中愛財如命、欺壓貧困戶的老佃農,《红旗谱》中拍馬奉迎、陰險狡詐的帳房李德才,《停战以后》中昏庸勢利的班鄉長,《锦上添花》中熱誠認真、憨厚調皮的站長老化解等等。“老化解”是他熒幕創作代表作品。

樸實、憨厚和風趣構成了他的表演藝術風格。

抗戰到解放戰爭時期,出席表演《群魔乱舞》、《和尚岭》、《前线》、《侦察员》等戲劇和《白毛女》、《刘顺清》等芭蕾舞劇,晉劇《打渔杀家》等,撰寫《一把斧子》、《笑了的人》等戲劇。從1950年出演《吕梁英雄》起,一生攝製近百部影視片,角色多半為小角色。

1981年起,不再出任北影女演員歌劇團副團長,將他們積攢下來的十萬元捐贈出來,做為“北影廠青年女演員成果獎”公募基金,以培育和獎勵有成就的青年女演員。1985年獲選影片表演藝術學會名譽會長。1991年獲影片表演藝術學會尤其榮譽獎。2005年獲中國影片百年千位傑出女演員之一。

演出上,緊緊把握配角“熱誠憨厚”的個性基調,使用誤解和巧合的表現手法,造成了一連串的喜劇效果,使“老化解”形像活靈活現。《青春之歌》中老佃農,發現貧困戶將大片麥子割走了時,一句直觀對白:“我的麥子……”很傳神地用一聲長哭腔呼叫出來,把佃農貪財如命的其本質闡明得入木三分。文化大革命後至八十年代,他又出席了20數部電影攝製,如《萨里玛河》中老扎西,《拔哥的故事》飾老書保,《柳暗花明》中梅老爹,《带手铐的旅客》中老公安局長,《牧马人》和《如意》中老校工,《骆驼祥子》中老貧困戶等,還有《生财有道》、《迷人的乐队》、《黄土坡的婆姨们》、《女模特儿的风波》、《宫廷斗鸡》等電影。戲路寬闊,宜正宜反,配角的一言一行都被他“活化”。

文章標簽   迷人的樂隊 小二黑結婚 生財有道 白毛女 拔哥的故事 牧馬人 駱駝祥子 打漁殺家 紅旗譜 劉順清 暴風驟雨 偵察員 女模特兒的風波 和尚嶺 薩里瑪河 呂梁英雄 如意 笑了的人 黃土坡的婆姨們 宮廷鬥雞 停戰以後 錦上添花 群魔亂舞 前線 一把斧子 青春之歌 柳暗花明 帶手銬的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