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歷史紀錄影片《天工苏作》尤其放映公益活動在京舉行

 

另悉,此次公益活動是“相聚上海 邂逅揚州”無錫人文表演藝術展現周系列公益活動之一。“相聚上海 邂逅揚州”無錫人文表演藝術展現周將從1月7日持續至20日,屆時,蘇劇、戲曲、管絃樂、芭蕾舞及“無錫年味”體驗周將一一登場,以“揚州人文”之筆為潔白冬奧會“染”上繽紛的無錫美感,向世界展現頗具揚州層次感的原味姑蘇!

無錫市委書記、組織部副部長金潔

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中國電影表演藝術研究中心祕書長孫向輝

在影片放映後,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沙丹與國家級非遺工程項目核雕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周建明、國家級非遺工程項目明式傢俱浙江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宋建華、國家級非遺工程項目緙絲無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陳文、國家級非遺工程項目燈綵無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汪麗秋以及《天工苏作》總編劇、無錫市人文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非遺科科長李紅現場溝通交流,各位來賓不但現場分享了對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審美觀情趣的解讀,也給現場觀眾們帶去了他們對影片的獨有感悟。

孫向輝在致詞中則表示,無錫通過此次的人文表演藝術展現周把無錫的傳統人文帶回了上海,讓上海市民感受到了濃濃的揚州風韻。中國影片資料館做為國家關鍵的影片檔案和人文交流機構,一直積極主動促進中華傳統人文的傳播。她說:“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在無錫已連續做了三屆‘致敬經典·國際復原影片展’,無錫獨有的人文魅力和開放、技術創新的形象氣質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我們兩方還會繼續戰略合作,傳承和推展好中華傑出傳統人文,並將無錫傳統表演藝術推至世界。”

金潔也則表示,電影《天工苏作》將目光聚焦在無錫9項傳統手工藝品上,不但展現了一件件巧奪天工的收藏品,更著眼於傳藝之“人”,不但承載了記錄片的人文價值,更是彰顯了文學中國人的處世立場和價值觀念,彰顯了新時代的中國工匠思想。她說:“希望我們看完影片,來無錫多走走、多看一看,去探尋蘇工蘇作中的風雅頌,去體會流淌在姑蘇城內的揚州韻。”

無錫市電影局副局長王明珠(左三),蘇州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市文明辦祕書長楊芳(左二),蘇州市文廣旅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曹俊(右二)為現場觀眾們抽取紀念品

值得一提的是,放映公益活動現場還佈置了15臺緙絲機,並有來自無錫的緙絲同學現場指導,讓觀眾們實操體驗,體會無錫傳統工藝緙絲的絕妙,親身體驗蘇作傳統人文。

周建明則表示,他在1999年把無錫核雕帶回上海潘家園市場,獲得了非常大成功,上海市場的成功,使無錫核雕得到了迅速經濟發展,而無錫核雕的迅速經濟發展也助推了全省核雕業的經濟發展。周建明在映後溝通交流現場向上海的核雕發燒友則衷心非常感謝,“非常感謝我對無錫核雕的全力支持和對無錫非遺人文的厚愛。”

李紅在溝通交流中說:“構思那個片子的這時候,我們希望在90兩分鐘的時長裡,把無錫儘量多的工藝技術呈現出給觀眾們,最後我們選擇了9項工藝技術帶給大家,希望這是大家認識無錫工藝技術的開始。”

據介紹,歷史紀錄電影《天工苏作》由中國共產黨無錫區委組織部指導,無錫市廣電總檯、無錫市非物質自然遺產保護管理工作辦公室聯合出品。影片從12位具備代表性的非物質自然遺產傳承人的視角,講訴燈綵、核雕、宋錦、明式傢俱、船點、蘇繡、香山幫營造、緙絲、玉雕9項具備典型象徵意義的蘇作技藝的前世今生,突顯以守正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新時代工匠思想。

影片已於2021年7月10日全省公映,並贏得了國家電影專資傑出國產影片宣傳發售工程項目捐助。據悉,影片去年還將在海外公映,向世界展現“蘇工”和“蘇作”的時代價值,讓海外觀眾們更多地走近中國傳統人文的思想文件系統。

1月8日,歷史紀錄影片《天工苏作》尤其放映公益活動在中國影片資料館表演藝術影院舉行。中國影片資料館副館長、中國影片表演藝術研究中心祕書長孫向輝,中國影片海外推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谷國慶,中國無錫市影片局副局長王明珠和蘇州市委書記、組織部副部長金潔等出席公益活動。

文章標簽   天工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