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妖誰是人?看完整部影片對人性有了新的理解

 

原先是俠義化身的六騎司都有可能變為“妖”變為魔,那么那個世界還有希望嗎?答案是有的,在劇中,馬三為保護食物中毒的老百姓誓死不退,用心靈做救贖,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氣勢一念證得,王諸葛、雷豔、契勒亦如是,自己用一尺之道捍衛世界,把五尺之魔打得無地自容。

最大的暗喻就是人與妖的隱藏身分。在許多同類型的電影中,妖就是妖,人就是人,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但是整部電影不一樣,僅妖的身分就有好幾次反轉。影片一開場的這時候,李子雄演的雄哥一夥深入地穴,找出了大將軍墓,看似安琥出演的延東大將軍要重生成妖。

臨近元宵節,閒著沒事又看了一遍《长安伏妖》,忽然對人心有了許多新的理解,李力持不愧是港片白銀時代的奧運金牌編劇,除了在敘事上有紮實的畫法,對話劇涵義的把控也有過人之處。

除了技術流的創作,電影只不過還許多暗喻和深入探討,假如只是看個囫圇吞棗,還是較為可惜的。

但是在前面的故事情節裡頭,城裡發生了許多妖,都是被人下了藥的惡魔,接著,羅家英出演的舊臣魚承恩露出樹妖面目,孫耀威出演的配角也變身妖,杜無缺在與李洛陽較量時也裝作他們被妖魄附體,趁機伏擊。

做為一部以娛樂機能居多的科幻片,只不過並不需要承裁太多的道理和涵義,但是《长安伏妖》的創作團隊沒有放低對自身的要求,用那些具備非常大品位空間的故事情節,烹調了一盆口味獨有的科幻大餐,還沒看完的好友都可以試試,沒準就很合胃口呢。

從一開場的探墓七俠各顯神通的奪寶之戰,貫穿全場的六騎司與妖相魚承恩之間的龍爭虎鬥,做為主角,李洛陽從廚子到伏妖英雄的鍋碗瓢盆養成記,能說是集科幻、武俠小說、美食、真愛、傳奇等多氦於一體,時而刀光劍影,時而妖氣縱橫,時而活色生香,時而又幽默搞怪,二百多兩分鐘亮點滿滿,沒有冷場。

文章標簽   長安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