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舊夢裡的真善美——品《阿甘正传》的人生體會

 

阿甘,用我們今天的時髦話語而言,絕對是弱勢群體中的一員,情商只有75,為什么編劇偏偏選他來支撐整部影片呢?這是因為,編劇在他頭上發現了一種離都市人愈來愈遙遠的產品品質,甚至此種產品品質已經被都市人所唾棄,此種產品品質的文件系統就是正直和友愛。

可惜,這一切,都是在追憶中順利完成的,這分明隱含了編劇對現實生活的強烈抗議。他向現代人提供更多了一個向後的烏托邦,可這烏托邦的力量又能怎樣呢,這是令我懷疑的。現時代的現代人,面對金錢的腐蝕,已不知價值理想為何物,又何談正直與友愛呢?認為,這其實是重溫舊夢罷了。

阿甘趴在馬路上排椅上,有滋有味的追憶他的似水年華。這是我所感興趣的,為什么採取此種回憶的形式呢?只不過,這其中包蘊著編劇澤米斯基的別具匠心。當時的社會環境已引發他的很大反感,對於過去傳統中的真善美的失去,他是觸目驚心的,企圖以此來還原發展史中曾經存有的幸福,來喚起人們業已麻木的脊髓。一種逝去的美得以展現出,撫慰都市人疲備的靈魂。

因著他的正直,他對老師(兒時)、對同袍、對莎拉施加給他的危害,能無動於衷,更別說去報復了,有的只是寬容,所以此種寬容是他不自覺地,這是出於他的人的天性。在他記憶中,留存的只是自己的好,自己的汙點全被他過濾掉了。

因著他的友愛,他創造了一個讓人敬佩的真愛希臘神話。兒時的莎拉,是那般的純潔無瑕和樂於助人,可這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永遠地隨著時間的長河漂走了。莎拉顯得不再調皮,並沾滿了全身的銅臭味,再後來成為一個不潔的男人。

可這一切,絲毫無法發生改變阿甘對她的全身心地矢志不渝的愛。對阿甘而言,內心深處有愛,生活就是美好的,他也一直在憧憬著那份美好。當莎拉在心靈的最後時刻,找出阿甘時,他仍然張開雙手熱烈歡迎她的來臨。這份氣魄,我想,會讓天下的女人為之汗顏。電影的最後,阿甘站在簡妮的墓前感懷的情景使我泣不成聲。

在我所看的影片中,《阿甘正传》是給我留下烙印最深的影片之一。一兩年,阿甘居然時時闖進我的生活,以致於攪亂了我的平庸生活,使得我去發現阿甘存有的象徵意義。

正因如此,他才冒著生命危險救治同袍,成為越南戰爭英雄;為的是一份同袍生前的承諾,他將誓言進行究竟,才有機會成為捕蝦大王,成就百萬富翁。阿甘的行為無意中符合中國傳統人文中的“無為而有為”的價值觀。

文章標簽   阿甘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