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布萊恩和他攝影機下的芝加哥

 

伍迪·布萊恩的《纽约的一个雨天》總算在國內公映,很難堅信,那位“老文青”的第48副部長片,竟然是他第一部步入國內院線的影片。

伍迪·布萊恩出生在芝加哥最南部的布朗克斯,隨即在紐約市長大,五歲那年,他跟著母親第二次走進了芝加哥的中心曼哈頓,自此就愛上了這兒。“曼哈頓是獨一無二的,是地球表面最優雅、最壯麗的衛星城。”他曾如是說。

但伍迪·布萊恩也洞察出自己在逃避:比如說《爱丽丝》中,愛麗絲甚至要利用中國醫師的藥草找出化解人生問題的辦法。

不過,儘管把芝加哥直接放到了劇名裡,但這可不是伍迪·布萊恩首部以芝加哥為主題的影片。

而此種複雜更彰顯在伍迪·布萊恩對身處這座衛星城之中的“紐約客”們的刻劃上。他的影片的主人公總是這些中產階層知識分子們。而當自己再穿上“紐約客”的外衣時,也沾染上了這座衛星城賦予自己的獨有個性。

《安妮·霍尔》裡在東河11號碼頭的夜幕下深情表白;《怎样都行》裡在約那·謝墨猶太人餡餅店與人聊天;而在《纽约的一个雨天》裡,則在大都會美術館消磨時光……

總之,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芝加哥,在伍迪·布萊恩攝影機下,既是音樂家們的靈感“繆斯”,或許也是中產階層的牢籠。

伍迪·布萊恩曾經自言“愛了一輩子”芝加哥,也許也沒有一個編劇比生於斯長於斯,迄今仍在那兒生活工作的他更瞭解芝加哥了。他的為數眾多影片,都在用攝影機記錄著這座超級城市的變化,和身處其中的各式各樣芝加哥客的故事情節。

有別於弗蘭克·斯科塞斯攝影機下充斥著犯罪行為、對立和黑暗的芝加哥,伍迪·布萊恩眼裡的芝加哥沒有絕大多數眼裡的暴戾、擠迫,反倒過於的典雅、唯美和幸福,甚至幸福得很多不太真實,特別是紐約市。

自己可能將是《安妮·霍尔》裡的艾維·辛格,是《好莱坞式结局》中的瓦克斯曼,是《解构爱情狂》裡的傑克,是《我心深处》裡的雷娜達……自己滿腹牢騷,敏感挑剔,焦慮不安,被反覆無常的兩性關係所困擾,不斷陷於倫理道德武裝衝突和道德掙扎;自己是虛無主義者,把第歐根尼、叔本華和康德等思想家們掛在嘴邊,時刻準備嘲弄社會、政治、說教者,一切規約,甚至是天主。

文章標簽   愛麗絲 我心深處 解構愛情狂 好萊塢式結局 紐約的一個雨天 安妮·霍爾 怎樣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