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我爱你》:小人物的故事情節,亦能十分有香味

 

劇中一名老年男子與年長女子的遇見,亦被刻劃的很有亮點。乍看之下,兩人的年齡差距很大,男子已足以當女子的母親,但三位配角言談間的感情火花卻絲毫不弱。特別老年男子在對女子獻殷勤時,可謂氣質滿點,展現出情場好手的上佳整體實力;而女子的應對,亦讓那場男追女的戲碼變得有來有回,可說是對等的對決。難得的是,兩人的戲碼最後以較脫離劇情片套路的形式告終,雖然沖淡了唯美美感,但感情的突顯仍頗強有力道。

整部影片與《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同為“真愛衛星城”系列影片。不同於其它傳統的喜劇片、真愛片,男女主人公珍妮與戴里斯所構成的主線脈絡,在該片中仍未被故意凸顯出來。兩人的表演,雖然在打戲的安排上有起到貫徹始終的促進作用,但戲分佔比仍未顯著比其它小角色多,甚至與否足以被稱作男女主人公都有可商榷餘地。

凡妮莎與布萊恩德的“對手戲”,也被刻畫的十分有趣味性,兩人的交流頗為調皮,布萊恩德能踏進情傷、放下尋短念頭,他的愛車可謂功不可沒。人車之間火花滿滿,甚至曾一度讓人懷疑影片與否會發生相似《云端情人》(Her)的故事情節,但《柏林我爱你》的真愛戲碼仍基於現實生活面,因而布萊恩德很快就有了真正的男友蘿絲。雖然仍未在自駕車元素上運用的太跨張,但仍足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是頗為成功的小故事。

《柏林我爱你》中,女的士駕駛員Yasil與一名旅客Greg的旅途,同樣是極為有亮點的故事情節。Yasil是一名黎巴嫩裔波蘭人,雖然非日爾曼少數民族,但在奧地利土生土長的她,有著深厚的奧地利國家尊重。該配角也彰顯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奧地利,少數民族共同組成日漸多元的情況,有利於讓大眾瞭解奧地利的實際中國國情,平添影片的現實生活面。

舉例來說,劇中一名女子布萊恩德登場時可謂十分不順遂,面臨男友出軌的悲傷,甚至因而而曾一度想不開。但購得兩輛自駕車卻出人意料的成了人生轉機,自駕車有個名字“凡妮莎”,除了具有基本的自動駕駛機能外,還可用聲音澄清駕駛人,幾乎成了汽車與女機器人的綜合體。

與之相對的是,撐起該片的小配角群十分為數眾多,對觀眾們來說,要記住這么多配角的名字甚至都是項艱困挑戰。而自己也有如跑馬燈般地相繼登場,彼此間的戲碼都有很強獨立性,因而《柏林我爱你》觀賞起來,有著一次欣賞數個相同小故事的獨有體會。

眾所周知的國際大都市有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芝加哥、拜占庭等衛星城,那些衛星城也都時常成為影片的主要舞臺,但貴為奧地利首都的維也納則較少有此機會,未免可惜。影片“衛星城的愛”系列去年新面世的《柏林我爱你》(BerlinILoveyou),總算使維也納有機會發生在現代人的視野,讓人在聆聽故事情節之餘,也能夠順便體會許多奧地利首都的韻味。

文章標簽   雲端情人 柏林我愛你 紐約,我愛你 巴黎,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