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後,《小妇人》仍在與文學男性隔空對話

 

[2]Little Women review – sisters are writin' it for themselves in Greta Gerwig's festive treat.

《小妇人》,[美]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著,梅靜 譯,磨鐵·大魚讀品|花城出版社,2022年3月。

校對/趙琳

[1]Everyone’s sisters: whether book, film or opera, Little Women still speaks to us all.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9/nov/25/little-women-review-greta-gerwig-saoirse-ronan-emma-watson

文(編譯)/申璐

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22/jul/22/everyones-sisters-whether-book-film-or-opera-little-women-still-speaks-to-us-all

據愛爾蘭《卫报》消息,依照經典中篇短篇小說《小妇人》翻拍的芭蕾舞劇日前正在愛爾蘭首演。整部首度出版發行於1868年的短篇小說已在數百年間被數次翻拍,動畫版中馬奇四姐妹的故事情節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男性實現自身成長。其中,由德裔英國編劇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主演的影片《小妇人》也曾於2020年七夕當日在國內公映,同樣讚譽不斷。

注:封面題圖出自於影片《小妇人》片花。

怎樣在認同動畫版的基礎上,實現故事情節重述,從而闡釋當下議題成為有關翻拍本的關切問題之一。英國音樂家丹尼爾·阿達摩(Mark Adamo)曾出任1998年翻拍版芭蕾舞劇《小妇人》的導演,同時他也為本劇作詞。此次翻拍不但給書中的配角起了新名字,但是重新編排了部份內容情節,企圖表達變化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部份。

除此之外,整部翻拍芭蕾舞劇的敘事內部結構也引起很多探討。編劇艾拉·西蒙門特將阿達摩版本中來自臺下的畫外音置放於舞臺之上,由此讓馬奇姊妹與當今時代的男性隔空對話,故事情節的中心也不只是19世紀末的五個“小婦人”,而是狹義來說“大家的姊妹”,文件系統是當下時代的男性成長故事情節。“當馬奇姊妹與我們攀談時,我們更應意識到,對男性來說,能夠他們去做選擇是多么關鍵的基本權利,特別是在當下,男性連自我皮膚的掌控權都岌岌可危。”

參照鏈接:

動畫版《小妇人》是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Louisa May Alcott)最為知名的經典作品。據稱,短篇小說以奧爾科特的兒時經歷為藍本,講訴了19世紀末美國新奧爾良省份一個普通家庭中四姐妹的成長曆程。此書曾入圍美國《时代》週刊“有史以來100本最佳少年兒童書籍”以及愛爾蘭《卫报》“百強英文短篇小說”名單。《卫报》評論家該文稱,幾乎每一男性聽眾都能從書中的梅格、喬、莎拉和艾米頭上找出自我的投射。

編輯/王青、宜蘭

影片《小妇人》片花。

1917年,《小妇人》首度被翻拍成無聲影片影片,從此便成為大小熒幕上的常客。為什麼跨越數百年,相同二十世紀的現代人仍然會與當年書中的男性配角產生共鳴?曾參予《小妇人》翻拍影片中男性配角服裝設計的瑪德琳·博伊德(Madeleine Boyd)坦言,整部經典作品實則反映出了男性成長過程中共通的苦難與勝利。相同二十世紀的男性都會經歷個人選擇中的掙扎與彷徨,她們以虛構人物自比,從個性各有不同的四姐妹頭上看見了他們或好或壞的另一面,同時透過她們的故事情節增進對各自生活的理解。雖然此間相隔幾代人的相距,但男性成長中的苦難與抉擇依然是延續迄今的主題。

文章標簽   衛報 時代 小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