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滚滚红尘》看三毛究竟離瓊瑤、張愛玲還有多遠?

 

《滚滚红尘》的電影劇本只不過是由兩層又兩層的真愛堆疊出來的——沉韶華與章能才、沉韶華寫給的短篇小說《白玉兰》裡的秀英和春望、執導該片的林青霞和隋唐最後一次熒幕合體。

我以為捕風捉影湊湊熱鬧還能,即便當時以半回憶錄形式書寫的《小团圆》仍未公諸於世。

實際上瓊瑤如是,三毛亦然。

而且也正如那句:滾滾紅塵,怎一個情字了得。

再返回《滚滚红尘》中,做為後瓊瑤影片時代,1982年《昨夜之灯》因暢銷失利,成為最後一部瓊瑤影片,後瓊瑤轉而跨足電視節目製作。

至於頻頻以愛為名不斷自圓其說遂行自我復原的能力,則是給我一種瓊瑤2.0的既視感。

可惜總是差了臨門一腳。

記得知名記錄片編劇陳俊志生前不只一次提過《滚滚红尘》,他自比是這個剛烈沉韶華,因抗爭母親而被關進陽臺發了瘋似地、重複念著他們的短篇小說。

不過,《滚滚红尘》雖是林青霞從影近三十年的關鍵分水嶺,但就片型和戲路上看,比不上前述其它「未竟之作」精采,更算不上堅強。

月鳳是價值觀傾斜的理想主義份子,為的是真愛也為的是革命義無反顧,好一句“回不去不要緊”,好似這是三毛對於張愛玲的《半生缘》最後那句“我們回不去了”的個人澄清。

多明哥死後,寫作之於三毛,也是另種象徵意義的通靈。

這是三毛經典作品裡比瓊瑤更耐人尋味的。

以前覺得琪姐是愛打趣才自比沉韶華,居然他仙逝百日之後,《滚滚红尘》數位復原版盛大上映。

直至稍後傳來月鳳噩耗,悲憤不已的韶華恍惚之間瞧見月鳳魂魄,韶華責備月鳳不聽他們的勸,現在回不去了,值得嗎?

但是當她看著又老又窮的康南渾渾噩噩經過他們身旁,她卻連走近對方的毅力也沒有,影片就完結在不忍心直視戀愛幻滅的江雁容,低聲嗚咽轉身離開的漸小背影。

張愛玲從古典現代文學中吸取養料,即使通曉外文又能吸收西方現代文學技巧,但是她的文字終其一生所在找尋的,卻是她他們。

林青霞所執導最重要的羅曼蒂克史影片,該片因緣巧合補足了瓊瑤影片失落的那塊拼圖。

但最終這三個配角為的是實現對於真愛的宗教信仰,不約而同選擇了自我犧牲。

所以更是傳奇男子沉韶華,隨手拿起亮片桌巾當做披肩欣然赴約,兩手揚起大紅絲巾包住他們與女友的頭,再光腳踏著對方鞋背在陽臺上相擁共舞。

瓊瑤影片一向設定在文學、都會大背景,偶有古裝劇、時代題材,但未論及大時代。

電影空有歷史背景,缺乏了視野與趨勢,結果只成就了林青霞,偏偏這個林青霞並非年過六十力求演藝事業突破的林青霞,而是《窗外》那個女孩林青霞。

韶華只在意兒女私情的小愛,月鳳則為的是所愛的女人去投身於國家少數民族大愛而曾一度針鋒相對。

林青霞以瓊瑤影片成名,九十年代她開始面臨事業瓶頸。

坦白說,我對《滚滚红尘》第一印象已淡,除了林青霞應邀出席金曲獎時那身氣勢如虹的火辣晚禮服,腦海中也只剩下她跟隋唐在閣樓相擁而舞的唯美臺詞,和陳淑樺所唱猶如魔音傳腦的主題歌。

轉而在歲數足以當母親的班導師康南頭上尋求寬慰,未料那段跨越學生身分的緋聞竟在這個激進二十世紀引起強烈反響。

再者,即使同為小說家與漢奸的亂世之戀,《滚滚红尘》的沉韶華既自戀又擺滿紫色泡泡的內心深處小劇場,只不過與一向冷靜自若的現實生活張愛玲相差甚遠,那極其女王的戲劇化心智,反而與始終活在他們世界的三毛較為接。

由三毛執筆的《滚滚红尘》電影劇本,即使取材張愛玲和胡蘭成的真愛往事,公映後難免引起熱議。

說真的,沉韶華那個配角,完全就是重回《窗外》老路,藉由一段不為宗教所普遍認可的禁斷之戀,去感懷理想與現實生活的差距,如此而已。

但不宜過分對號入座,真有興趣追索張胡摧枯拉朽的情慾牽扯,還比不上去讀張愛玲返回胡蘭成前夕所刊登的《十八春》(即《半生缘》前身)較為實際。

而且,誰是“我”?“我”又是誰?

日後瓊瑤的短篇小說,無論如何幻滅或者恐懼,如寫下《我是一片云》、《失火的天堂》等文學名著,無論如何生離死別抑或裝瘋賣傻,於我反而是商業市場需求、話劇效果使然了。

兩人儘管親如姐妹,卻又即使經營理念相同。

月鳳回話說回不去不要緊,自己永遠回到這兒。

而且,與其將《滚滚红尘》視作張愛玲和胡蘭成的希臘神話,不如說三毛只是套用了祖師爺爺與她女人的身分,真正要講的還是這個“我”,這個不知怎樣面對人世間種種生死契闊與悲歡離合的“我”。

張愛玲的好友炎櫻曾說:“每一個蜻蜓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去找尋它他們。”

在《窗外》片頭,另嫁別人的江雁容走進花蓮,以為能和康南重新開始。

韶華是三毛的自我,月鳳則是三毛的另個自我。

瓊瑤的經典作品一向與“不食人間煙火”劃上等號,三毛撰寫以清治時代和國共戰爭為大背景的《滚滚红尘》,儘管編劇嚴浩將片頭的逃亡場景拍得驚心動魄,但仍有意無意逃避寫實,對於時代大背景和社會脈絡選擇性忽視,故事情節主軸聚焦真愛。

三毛藉由《滚滚红尘》擷取了張愛玲的魂魄,同時摻進了些許瓊瑤的文采和思想,只不過內戰、革命、國仇家恨都是大背景都是幌子,亂世的存有是為的是凸顯真愛的既渺小卻又無比龐大。

所有配角故事情節的動機緣由,全是基於真愛。

三毛的妻子多明哥在1979年不幸傷重後,她走不出痛苦,因而熱衷於通靈。

1973年的《窗外》是林青霞首部影片,編劇是宋存壽,改編自瓊瑤第一篇中篇小說,林青霞在劇中出演悲秋易感的文藝女孩江雁容,對於他們的出身大背景充滿著疑惑。

做為瓊瑤第一篇中篇小說,她已經把真愛多麼脆弱寫得淋漓盡致,我甚至覺得她當時即使正處於對第二段婚姻關係深表幻滅的嚴峻時刻,而且才會寫下如此悲切恐懼的結局。

在力求轉型的前提之下,她從《爱杀》、《新蜀山剑侠传》、《警察故事》、《刀马旦》、《夺命佳人》到《今夜星光灿烂》,對於配角與影片類型進行多方嘗試。

就這點上看,《滚滚红尘》只不過很接近《窗外》,都是憧憬真愛的文藝女孩邁入現實生活從而幻滅的成長故事情節。

文章標簽   十八春 滾滾紅塵 警察故事 新蜀山劍俠傳 今夜星光燦爛 半生緣 失火的天堂 刀馬旦 我是一片雲 昨夜之燈 奪命佳人 愛殺 小團圓 白玉蘭 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