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不肯演李國修代表作品!確診頓悟「他在點我」扛下來

 

她則表示,那個大劇須要有編劇李小平的時間,還有最重要的主人公屈中恆,即使嗎找不到像他這種具備文化素養、小劇場實戰經驗和會講煙臺話的人,且此次在3個場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演出,這3個都是國修同學沒有去過的地方,等到所有都喬好後才發現要在明年2023年面世,這又正好是國修同學去世10年,這一切都覺得又是一個最好的安排、最好的時機,也是紀念國修同學最好的形式。

屈中恆將接棒李國修出演的配角「李修國」,挑戰1人分飾兩角3角,對白在0.1秒之間要切換口音講煙臺話,王月讚揚光是近日第二次讀本,「屈哥講的就讓我們非常震撼,我會很期盼,不曉得他會進步到甚麼地步!對我們來說已經非常罰球,他已經8分樣,

她泛淚回憶,以前每次表演謝幕時,李國修在翼幕都會拿著他母親做的戲鞋舉高並跪下來, 「他每一次對父親的致意,會令我們所有台前幕後所有工作人員心志是一起的,帶給觀眾的感動也是無庸置疑!」

她直言之後一翻電影劇本就淚如雨下,覺得他們沒有辦法演,但即使他們染疫過程和國修同學有關係(帶學長一同去看國修同學),「覺得是他在點我,也因此覺得我非做不可。上次在排練場讀本,老團員們都淚如雨下,因為到處都是他的身影,那不是悲傷,而是無限懷念。我現在很會演哭戲,因為檔案太多了,我會把這些都化為力量!」

王月為表演2023年創拓版《京戲啟示錄》顯得更堅強。(張鎧乙攝)

2023年創拓版《京戲啟示錄》邀請現代小劇場跨界的李小平出任編劇,片中主人公「李修國」由屈中恆接棒擔綱演出,李國修徒弟群郭子乾、樊光耀、範瑞君、張本渝、張允曦小8等人也睽違十多年再度聚首;更邀請文學傳藝界頗具深厚功力的武生戴立吾及臺灣地區戲曲天后黃宇琳、國光歌劇團高健國、俊朗武生曾冠東一起推進京戲積澱。另有小劇場整體實力女演員-呂名堯、葉信威、李芙蓉等人重新加入,將秉承李國修對錶演藝術傳承的堅持,再創《京戲啟示錄》新高峰。

為的是演繹32歲到82歲的「二大媽」,王月一年多來努力保持48千克左右的好身形,好讓他們塞得進禮服,也過著極健康養生的生活,還曾一度過瘦剩下46千克,她說他們每晚下午風雨無阻「走山」運動1個多半小時,「那也是國修以前每天會去爬的山路,他還說以後要帶孫子來爬」。

王月說,李國修在《京戲啟示錄》中光是「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這句話,就讓許多人為的是理想堅持下去,上次讀本時她又發現李國修演李師傅時,還有句對白「從前的人,不知道以後要發生什麼事;現在人不知道將來要發生什麼事,現在的人回頭看看從前,就會發現將來」尤其能打動人心。她力贊國修同學電影劇本最厲害之處,就是「舉重若輕」,在你淚水要掉下來時又讓你歸還去,即使他有更關鍵的其它反省要讓你吸收的。

屈中恆則表示,演過這麼多回憶錄人物,第二次演親眼看完的小劇場大師,「我需要月姐給我國修老師的種種資訊,幫助我詮釋角色,希望不要月姐覺得我很煩。」

我也千萬別去鼓勵他!」她透漏他們很討厭看屈中恆演的音樂劇,都能表演不一樣的東西,每一次都被他嚇到,嗎看見他在創作配角。

王月、屈中恆一同應邀出席2023年創拓版《京戲啟示錄》記者會。(張鎧乙攝)

李國修在創辦屏風演出班第10年時,動筆寫出鞋匠大姐母親的半回憶錄故事情節,王月回憶裡滿滿是他創作、排戲的鏡頭,「他那時每天關在小小書房裡,我每早起床清他的紙簍子,裡面都是擦鼻涕眼淚的衛生紙、一堆空的面紙盒。因為他覺得沒有聽父親的話去學唱戲、做戲鞋,父親如果知道他後來在華人劇壇的成就會很滿足、欣慰,但父親並不知道」。她形容當時的李國修寫電影劇本如有神助,「他都覺得是菩薩寫的。」

王月說,她當時打電話給人在澳大利亞的黃嘉千求助、拜託她來演這配角,黃也應允了,「直到確診後,才又有了勇氣,覺得我的生命需要做更有價值的使用!」她透漏確診時只不過「咳得快死了」,「等到我活過來時,我想不能再有意外了,能活著時要趕快做事,當我覺得自己帶著的是屏風的家人還有社會上關心我們的人,就有了力量,該我做的就要扛下來,我只有做好它!」

王月說,《京戲啟示錄》能說是華裔代表經典作品也是臺灣地區之光,即使你不能想到在舞臺上能看見太令你讚歎的經典作品,沒有想到內部結構太複雜你卻看得太清楚,層層套戲你卻兩層兩層的被打動。屈中恆也說,套用現在常說的一句話,《京戲啟示錄》是臺灣地區小劇場界的牆壁級別,「這次能夠參演除了壓力還是壓力,謝謝月姐給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王月則笑說:謝「謝屈爸爸有教屈哥講山東話。」

愛笑也愛哭、易感的她怎樣防止表演時情緒失控?「最難的是我要轉換我跟國修老師的連結,那不是憂傷,但說來就來,所以我必須找到一條路,讓自己專注在二大媽」,連閨蜜也引導她:「妳非站上去不可,妳哭死都OK!」王月說,她會想成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配角,「如果閃神,掉入王月個人情感,就叫做我不專業!我不能成為不專業的演員,要遏止自己的情緒!」她說李國修當年帶病最後表演時,就這種告訴同臺女演員:「不要流下不是角色的眼淚!」她也會以此來要求他們。

「劇場國寶」李國修生前代表作品2023年創拓版《京戲啟示錄》,將於明年3月重回舞臺!出任藝術總監的遺孀王月將表演要角「二大媽」,29日與接棒李國修的屈中恆應邀出席記者會。本劇原定今年10月表演,因禽流感延後,王月直言發佈退票時很心痛,「但對我來講是如釋重負,因為我根本不敢演二大媽!除了角色很難,只要一翻劇本,到處都是我的情緒檔案,光哭我都開不了口 ,怎麼演啊」。

她感慨那個情勢有能源危機、通膨、臺海等數個研究課題,「國修老師很早提出『演戲修行、看戲修心』,當時局愈亂時,愈要靠文化藝術的力量來安定我們、站穩腳步,聽聽我們內心的聲音!很高興我現在可以勇敢無懼擁抱『二大媽』,我是有信心的,我會帶著力量,就算淚崩需要講兩遍、三遍,也會講到讓觀眾聽見!」

害怕此次表演砸了「國修老師」的招牌嗎?屈中恆有信心地說:「所有人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王月笑說:「我會盯好李小平導演,怕他改革太多!這也是我自己的難題,我不可以守著舊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她說此次是國家文藝獎的獲得者李小平編劇,她有無窮的期盼,但同時也很忐忑不知道會翻拍成甚麼模樣,「因為我身任藝術總監,所以國修老師原著的精神是不會跑掉,加上小平導演的功力,只會更好!」

文章標簽   京戲啟示錄